本网北京10月22日电“最美夕阳红”,但许多老年人面临着“晚年该放在哪里”的困惑。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银发浪潮”来袭,养老“大堤”能否抵挡?
50个老人有床,在哪里养?
住在北京朝阳区的赵先生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几年前唯一的女儿去世了。 老夫妇想找一家养老院养老。 据悉,入住地区的公务养老设施至少需要2、3年,最多需要7、8年。
养老机构表示“一床难求”,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迅速发展到4.18万张,养老床365万张。 但是平均来说,每50个老人就没有一张床。
养老人员更加不足,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约3300万人,按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人员,需要1000多万人,但现有工作人员不足百万人,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惰悌表示:“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不足,暴露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养老是科学,不能粗放式管理。 》在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的傅旻认为,公务养老机构“供不应求”,而民营养老事业发展迅速,服务方法单一,缺乏特色,难以满足老人多样化的诉求。
过半家庭空窝,谁能知道我的寂寞呢?
“养育孩子防止衰老”已经过时了。 住在北京亚运村的80岁的黄林华说:“孩子们在国外,家里总是很冷。 打电话到国外问候的温暖也太短了。 ”。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穴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老人单身。 到“十二五”期末,65岁以上空巢老人预计将超过5100万人。 这些空窝里的老人得不到生活的照顾,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感情慰问更是无从谈起。
北京市密云县法院法官王雪表示,“近年来,包括精神赡养需求在内的案件明显上升,约2/3的老人反映出孩子忽视了他们的精神诉求。”
“精神赡养问题成了老龄化问题的新挑战。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表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不断增加。 但是,他们的精神诉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这是许多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根本问题,如何给予老年人越来越多的精神关怀,已成为紧迫的社会问题。
月平均养老金为74元。 为什么要“抚养”自己呢?
安徽省桐城市最偏远的青草镇陶冲村村民黄吉义70岁,每月可以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 用这笔钱只能买头疼的药品,黄吉义先生已经很高兴了。 因为至今为止“没有领过工资”。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跟踪调查》数据,城镇月平均养老金为1527元,农村月平均养老金为74元。
“现在的养老金赶不上很多养老院的标价。 ’住在北京郊区的王静感慨地说。 据采访,公办养老院领取自费老人的钱领取标准一般为每月1000元至2000元,民办养老院每月至少需要3400元。
全国老年人对策专家认为,我国刚刚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但养老保障和收入水平还很低。 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可以提高补助水平和补助比例,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差距。
50%的老人受到慢性病的困扰,去哪里看医生比较方便?
今年90岁的蔡先生因身体不适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医生做的四个检查,分布在医院两座大楼的不同楼层。 蔡先生颤抖着,走在来往的就诊者们中间。 过了一会儿,我累得坐在椅子上。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近半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老年人是多发病的群体。 但是,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制度、理念、体系明显落后。
“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但目前医院分科细致、流程繁琐,缺乏与老年人相比较的特色医疗服务。 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张进平说:“从老年人的保健、治疗到护理和康复,是一项整体性、连续性的服务体系制度,由老年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台站)、护理院和康复院等共同承担
如何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条路,也是许多老人的心事。 在国外有相当规模的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30年了,全国还有100多个机构。
北京松堂护理医院是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周围居民认为“倒霉”等原因,曾7次不得不搬家。 “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观念的影响、可用资金的限制、以及政策方面的缺失,制约着中国临终关怀产业的快速发展。 ’医院副院长朱林坦白了。
这家医院“固守着”不成文律达25年之久。 老人离开身边没有亲戚朋友时,员工一定要紧紧握住老人的手。 (记者周婷玉、张丽娜、杨玉华、赖臻) ) )。
标题:“中国50%老人慢病缠身 农村月均养老金74元”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