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陈时俊从上海出发
胶卷时代的大人物倒下了——这已经不是谣言了。 昨天( 1月19日) 1880年成立的伊士曼美国柯达企业正式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方面表示,要加强在美国和海外的流动性,将非战术知识产权货币化,妥善处理遗留债务问题,让企业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柯达还表示,将得到花旗集团提供的9亿5000万美元18个月的信贷支持,预计年内完成美国业务重组。
此外,还有消息称:“柯达企业可能要任命首席重组官,以确保企业在进入破产手续时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营。”
“破产”的消息并不太意外。 近几周,不少版本的“柯达死了”的传言在社会上传开。
柯达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 antoniom.perez )表示,“董事会和整个高级管理团队一致认为,这是柯达未来必要而正确的一步。”
“黄色巨人”倒下
此次根据柯达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的相关规定,破产后柯达以债务人的身份继续经营企业,也不影响企业管理层和股票、债券的运营和交易,但企业的一切重大经营决定须经破产法庭批准,并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
以其独特的“柯达黄色”明亮的黄色标志而闻名的柯达企业,历史上曾占据世界2/3以上的市场份额,黄色巨人因其名字而得名。
但是,这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在几年间被数码相机的大潮“样式化清零”。
1月5日,许多信息指出“柯达正处于破产保护申请的边缘”,一家媒体引用新闻工作者的话称:“如果无法销售持有的数字专利,柯达可能会在本月或下月初申请破产保护。”
实际上,早在追溯到去年10月“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时,就给柯达股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持续低迷的股价面临着被该企业解聘的风险。
本月,柯达对多家公司百般刁难,在对专利战争的压力下获得了专利资金。 据不完全统计,苹果和宏碁除了指控侵犯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照片传输技术专利外,还起诉了富士胶卷、三星,相关企业也很多。
但是,这个战略能否行得通并不容易。 迄今为止,在那几次专利战中,许多诉讼至今未达成和解。
变革反应太慢了
不久前,彭安东曾将过去的一年视为“柯达转型道路上的里程碑之年”,他发誓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将成为柯达未来的基础之一。 出售一千件以上的数字图像专利,考虑转让一些业务部门。
柯达转型的经验是“教科书式”的反面例子。
很明显,柯达的一大亮点是“变革不彻底”。 据媒体报道,2008年以来,柯达主要以类似专利“家底”的方式收入近20亿美元。 截至去年9月,柯达10年的转型之路目前企业市值从1997年2月的310亿美元暴跌至21亿美元。
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记者直言不讳。 作为胶片时代的霸主,柯达管理层的整体想法非常自豪。 在数字时代到来的几年前,许多胶片大佬纷纷紧急转型,但柯达的转型绝非易事。 “之后,事后意识的转变错过了机会的窗口。 因此柯达自1997年以来,“损失”被账面笼罩,仅2007年就盈利了。 ”
为了节约经营价格,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量从1998年的8.6万人减少到年底的不到2万人。
胶片“遗老”的现状
柯达面临的困境,其实是整个薄膜领域的光学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的集体混乱。 但是,比起柯达,老对手日本富士胶卷的变革似乎更为彻底。
富士胶片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2000年开始全面转型,企业转型后的业务主要分为档案解决业务、影像业务、新闻业务三部分。 其中,最先被世人熟知的影像事业现在只占14.7%。 以前流传下来的胶卷业务被压缩到总收入的1%左右。
扩展的医疗产品、护肤品、印刷系统、印刷复印器材都是富士胶片“胶片业务边缘化”后的补充,同样是光学技术的再衍生。
富士胶片表示,企业未来首要致力于三大战术的实施,“通过重点行业的集中投资和公司收购来实施成长战术。 决定性的结构改革将转变为集中于影像事业行业的控股公司的结构,通过优化管理来加强合并经营。 ”
除了老对手“绿色富士”之外,另一个“胶片时代”巨头乐凯转型后从事的光学胶片业务也经过了几年的沉淀,开始逐渐走向稳定的“上半年”。
标题:“胶片“遗老”转型失败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