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4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李泽民从北京出发
年1月8日,民政部中民慈善新闻中心发布《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对比年慈善捐赠整体情况全面拆解。
根据该报告,中国58.3%的捐款流入政府、慈善会、红会系统,只有1.3%捐给慈善会以外的社区、民非、福利院。
即使在这1.3%的捐赠接收部门,也没有排除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
目前,该报告的结论引起诸多热议,但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约6成的捐款流入了政府、慈善会、红会系统。
民政部慈善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目前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个专制的问题,许多民间组织不善于动员小额捐款。
民政部也指出,在所有接受捐赠的主体中,各类基金接受捐赠的比例最大,为全国总额的34.8%。 慈善活动其次是22%; 民政部门占20.6%。
除民政部门外,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占8.97%; 红会系所占比例为6.68%。 此外,其他团体、民间非组织、福利院、文体卫生机构等也占了一定比例。
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民政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救灾捐赠,年度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社会捐赠数量相对较多,客观上民政部门获得社会捐赠较多。
王振耀表示,目前,包括公开招聘的、非公开招聘的在内,很多慈善机构没有政府背景,建立互联网的功能很弱,因此这些组织在现在和将来确实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他还指出,政府开放后,慈善组织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协调自身,必须加强许多慈善组织的募捐能力、组织网络、项目设计。
王氏说:“根据西方的经验,慈善机构需要研究、积累、训练和专家。”
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公益组织能够规范运行和履行基本的新闻公开义务,但由于各种原因与捐助者、社会公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民政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完善公益慈善机构的法规体系。 推进慈善事业法的制定。 对比公益慈善组织在采取捐赠接受管理、维护价值、与营利性行业合作环节中的问题,将制定具体的政策加以规范。 还制定并完善公益慈善机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范。
二是优化公益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环境。 鼓励公益组织数量的增加,支持引诱基于差异化社会诉求丰富门类的社会服务和引诱进入社会快速发展行业的基层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其次,健全公益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 四是加强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管。 建立政府监督、公共监督、内部管理、领域自律的“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另外,要加强社会组织培养、诱惑、规范,完善支持探索地方社区公益慈善组织快速发展和管理的年检制度,建立推进社会判断、加强执法监察的统一新闻公开平台,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监督渠道。
标题:“民政部拟建“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