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6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李泽民从北京出发
这五年间,上海财经大学的蒋洪教授致力于“三公支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在执行职务时“执拗”地推进着财政的“日光化”。
昨天( 7月19日,蒋洪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以下简称nbd )记者采访时,对中央部门相继公布的10多年“三公”经费账表示:“虽然有进步,但不满。” 在他看来,要抑制“三公支出”的不合理部分,就必须从“制度约束”着手。
nbd :《太阳的财政》说很期待头发变白,但是现在中央部门财政的“太阳化”之路你还满意吗?
蒋洪:应该说有进步,但还是不满意。 从公开的目的来说,与公众期待的还有很大的距离。 目前的公开没有达到比较有效地监督政府部门的预算,阻止政府部门过度支出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公布“三公支出”的力量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nbd :现在公开的账本还有那些问题? 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哪里?
蒋洪:这些公布的费用账单还不够详细,只是一个粗略的数字。 比如说出国(境),也不是大致的数字,而是应该弄清楚每次的具体费用。 无论是要出去几次,还是要出去几次,每次要花的金额等,总之请拿出更详细的材料。
比如,吃喝是三公的费用,买礼物送人不就是三公的费用吗? 所以这些都是概念模糊,界限不清的东西。 既然审计署有这个职责,就必须“解剖几只麻雀”,彻底调查,向社会公众解释。
nbd :现在的公示看起来像是被动措施,那么未来如何促进政府部门公示的能动性,使公示机制化、常规化呢?
蒋洪:现在有很多方法。 从管理方面来说,可以制定法律法规。 必须公开到什么程度? 然后,上级政府根据公开情况承担说明责任,通过考虑官员的晋升,促进政府部门公示的积极性。 并对公开的给予激励,对公开的给予惩罚,通过奖惩办法更好地促进公开。 对政府机构来说,制定这种问责机制应该是可行的。 因为新闻公开成为社会共识,是现有政府治理的理念。
公款支出在某种程度上是现行制度运行的一部分和必要的,要制止这一点就必须从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不变的话,“三公支出”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的处理。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标题:“全国政协委员蒋洪:三公经费公开“有进步,但不满意””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