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李泽民出生于云南
9月7日,云南曲靖、驻滇某部队在野外进行训练,再过几天,此次继2月之后的行动将结束。
小绿色扬声器经常被郑卓(化名)抓住,郑智化的船员多次被放出。
当天下午,400公里以外的彝良发生5.7级地震,传来了他的部队紧急被派往灾区进行防疫的消息。
对1990年出生的他来说,震后防疫有点陌生,但这支部队当时正在参加汶川地震防疫。 他同班的战友,当时大部分参观了汶川痉挛的土地,对防疫早就很熟悉了。 接到命令,当晚郑卓和战友连夜做好准备,第二天40多辆车队开往彝良灾区,给每辆车装上消毒剂。
经过三个小时的游行,部队靠在公路旁,用短暂的休息补充了给养。 这时,《每日经济情报》记者从昆明出发不久,途中正好击中了这支部队。 在咨询了部队政委后,记者随这支部队进驻灾区。
下午五点,落日映得山间通红。 副班长坐在副驾驶位上,有时扭头过来,把烟递给坐在后面的年轻防疫官兵。
来自云南丽江的尹刚(化名)慢慢讲述了他进入军营的历史。 十年前,他高中毕业,他父亲给他选择了这条路,他说他喜欢自己。 旁边的人,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长距离跑步后,打了个盹,但没有人在意他已经熟悉的个人史。
车越爬,天也越来越暗了。 轻轻的鼾声从记者身边慢慢传来。 那时已经是乌蒙山区晚上7点了。
郑卓依然握着安卓系统中绿色小人般的那种音响,静静地凝视着道路的前面。 疾驶的红色尾灯消失在山的夜色中。
窗户另一边的防疫官兵,在摇晃的道路上看着电子书。 我说:“什么样的书? 他说要打发时间。 一提到那年的汶川地震,他就把头扭向玻璃一边,不想回忆。 “当时确实很悲惨,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场面。 ’说着,他闭上眼睛深深地陷入了座位。
该部队在汶川地震中开展了10多天的防疫工作,参谋长告诉记者,他当时没有经验,但多次摸索完成任务。
在这次5.7级的地震中,他说他们是第一个赶到的。 因为地震后防疫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位参谋长说,为了确保大灾后无大疫,地震后防疫是继救人之后应立即进行的工作,这是多年来大家形成的共识。
穿过长长的隧道后,郑卓递给记者一小袋压缩饼干,表示无言,猜忌。 驾驶室内狭小的空之间,摆满了水壶、筷子的书包……绕了一圈,前面的车消失在视野里,副班长“快”的大叫,班长踩了油门,车飞快地疾驶……
走了两个多小时后,郑卓不时地问记者,还有多少公里。 有点内急的他,渴望车队能躺着休息,但前方的车不打算减速。
晚上10点,全队靠近昭通城区,离灾区彝良不太远。 在几条大街的十字路口,整个部队终于停了下来。
跳下车,官兵们接受了多瓶水,挂在了车轮上。 白色水蒸气瞬间上升,“汽车轮胎温度过高,用这种方法降温。 ”。
郑卓站在路边,对面是昭通,正在长大的城市,尚未完工的楼盘突然深夜矗立。 一位老家昭通城区的官兵说:“我家的夜景还不错。 ”。
10多分钟后,车队再次前进,进入彝良县境内时,道路两侧的地震痕迹渐渐显现,道路上的泥石随处可见,村民睡在路边简陋的帐篷里。
雾越来越大,细细的雨丝模糊了车上的玻璃,雨刷前后摇晃。 由于视野不好,车开得很慢,凌晨2点多,队伍接近了彝良县城——这次5.7级地震的地区。
在离山体很远的路边,队伍终于走完了十多个小时的路。 灯光点亮,参谋站在队伍前面。 他说:“注意到这里的营地是安全的,我今晚就住在这里。”
简单休息4个多小时后,他们一大早就要进军这次震源罗泽河镇。
标题:“深夜疾行每经记者随防疫部队奔赴彝良记”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