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印度跟风反倾销调查 或引其他新兴国家对我光伏业发难”

“印度跟风反倾销调查 或引其他新兴国家对我光伏业发难”

2021-06-05 16:16:02 / 来源:网络转载/ 浏览次数:

经记者胡健曹晟源出生于北京、成都

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国内光伏公司,房屋泄漏可能陷入夜雨肆虐的困境。

最近,印度反倾销局接到印度业界的申请,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或部分组件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美国“双重反”的压力还在持续,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也在进行,在印度,业内很多人都很担心。 中国能源网首席发言人韩晓平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的反倾销行动追随了美国和欧盟,并以防止为目的积极出击”。

印度使我国的光伏产业举步维艰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已不是印度光伏公司首次提出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请。 去年12月,商务部网站表示,印度商工部有可能收到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并最终启动反倾销调查,但不可能。 一家大型光伏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印度是新兴市场国家,目前在印度业务量本身不大,优势问题不大。

“印度跟风反倾销调查 或引其他新兴国家对我光伏业发难”

但是,印度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海外市场后的新秀,年成为中国光伏模块出口前十位的国家之一。 在美国和欧盟分别对我的光伏产品提出反倾销立案的背景下,印度等亚、非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

尽管如此,一份市场拆解报告显示,全年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组件量为346兆瓦,按市场最新4.6元/瓦的国际多晶硅电池平均组件价格估算,去年中国光伏组件对印度的出口额约为16亿元。 这个数字仍然远远小于对欧出口额千亿元以上的规模。

光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光伏模块对印度的出口额只有很小一部分,“来自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对国内企业影响不大”。

目的是为了引导中国企业增加投资吗?

韩晓平也关注着印度反倾销的最新进展,在他看来,这已暴露出一个信号。 他分析说,中国光伏公司在欧美市场受阻,印度担心中国光伏产品大量涌入本国,将对本国光伏公司造成冲击。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希望借此引导中国企业进入印度本土建厂。 ”

“此前业界也早就讨论过印度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双重反转问题。 》特斯拉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涵冰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方面也有相应对策,“目前,最好采取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模式,对相关公司进行先进技术的指导。”

在公司努力的基础上,张涵冰认为还是国家有必要加快国内应用市场的开放,政府相关补贴等政策也要加快。

“我们将积极采取各种战略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 ”国内一家知名光伏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即使印度的反倾销成立,但这些行为对国内许多公司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

引起巴西等国的跟进

与印度相对较少的出口量不同,占国内光伏产品出口大部分的欧洲市场担心王世江。 他向记者坦白说:“我现在最关注的是与欧盟谈判的进展,其成败比印度的情况要重要得多。”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截至2007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50%。

但是,印度的上述方法可能会对中国光伏公司开拓新兴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张涵冰认为印度的方法可能会稍微追随新兴市场国家。

韩晓平也担心,印度此举可能引发严重的“多米诺”效应,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必须效仿,国内光伏公司在海外市场发展不可预期。

但是,王世江对此有异议。 他认为在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不成熟。 “无论是产业体系还是市场的安装基础等方面,都在等待着迅速的发展。 据此,发生所谓的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很低。 ’他说即使印度开始向中国反倾销,最后也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前,印度方面公布的一系列相关太阳能快速发展计划增加了该国对光伏产品的诉求。 张涵冰认为,如果反倾销最终成立,印度的这种方法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光伏公司,还会对高速发展中的印度当地光伏产业产生不小的影响。

(实习生杨瑞对正文也有贡献)

标题:“印度跟风反倾销调查 或引其他新兴国家对我光伏业发难”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75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心灵鸡汤: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