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跷跷板”失衡 香港炒楼资金北上深圳或难再现”

““跷跷板”失衡 香港炒楼资金北上深圳或难再现”

2021-06-04 12:24:01 / 来源:网络转载/ 浏览次数:

经记者胡廷鸿从深圳出发

上周末,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为打击外国扰民,将推出楼市重磅炸弹,加强房地产附加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征收“购房者印花税”。 据此,香港二手楼市成交量急剧下跌50%至70%。

长期以来,深港两地楼市资金在市场波动期经常呈现相互交叉流动的现象。 也就是说,每次深圳楼市出台调控政策,内地投资者都会流向香港楼市。 反之亦然。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随着香港特区政府近期再次推行新政,严厉打击短期投资客,一点楼市资金将北上深圳淘金,引发深圳楼市房价上涨。 但有专家表示,由于内地限购令等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在执行中,此次香港印花税新政可能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香港二手楼宇市场成交剧跌

10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从10月27日零时起,必须提高房地产销售的附加印花税税率,并在购买后半年内征收交易价格20%的附加印花税。 此外,为了打击外国人的炒房,非香港永久居民和企业注册购买者购买香港住宅不动产,再征收15%的附加印花税。 这还意味着,外国人到香港买楼半年内转卖,将征收最高35%的印花税。

今年三季度以来,港币对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吸引了众多内地投资者到香港楼市炒房,带动香港房价上涨10%~20%,超过了1997年房价的高点。 随着美国qe3的上市,大规模的国际资本进入香港,香港房价再次上涨。

在此背景下,通过提高交易印花税率来调控楼市,防止香港房价大幅上涨,成为此次香港特区政府政策制定的首要出发点。 在此前的9月,为了防止外国人短期炒房,香港金管局采取了楼市贷款紧缩等多项措施。

在政府相继出台严厉政策抑制楼价后,上周香港二手楼市成交量大幅下跌。 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十大蓝筹屋苑仅成交12笔,成交量比上一周暴跌4成。 香港山顶、南区、中半山、东半山、西半山等以前就传到豪宅区,但都出现了零成交的僵局。

对此,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李耀智表示,希望从年初开始,香港房价上涨较快,特区政府此次通过税收政策调控楼市,严防热钱进入楼市推高房价,同时香港房价恢复合理水平

除香港特区外,澳门特别行政区近期也将出台防止外国人炒房的楼市调控政策。 澳门《关于不动产转移的特别印花税法》将于10月30日正式生效,规定外国人在澳门购买楼房要多交10%的印花税,并将其推低到比澳门本地人低10%的数量。

新政对深圳市的影响有限

近年来,深港两地一体化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大趋势,两地楼市也逐渐形成“跷跷板”行情。 每当香港楼市遭遇调控政策,一点点的投资者就会流向深圳炒房,反之亦然。

这次香港楼市新政会对两地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香港20%的地方买家来自内地,同时大多集中在香港豪宅市场。 上周,香港信和置业豪宅出售深圳时表示,今年香港豪宅房价上涨20%左右,内地买家约占交易量的两成。

李耀智表示,目前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租金水平和房贷利率处于低位,因此香港本地购房者将购房。 因为,这个房地产市场新政不会导致房价大幅下降,高额的交易税会削弱大陆投资者到香港购房的意愿,从而减少大陆客户到香港的置业。

年,香港与短期房地产交易相比征收特别印花税,吸引了一大批香港房地产商进入深圳购买住房,并吸引深圳房地产商进入香港销售。 时过境迁,香港再次推出楼市重磅炸弹后,一些市场人士担心香港投资者北上深圳购房,再次推高深圳房价。

不过,李耀智表示,楼市限购令出台前,香港投资者大多进入深圳楼市购房,但限购令出台后,香港投资者大幅减少。 由于内地的调控政策持续不断,楼市前景不明,许多投资者可能选择持币观望,并根据香港房价的高低再次探听机会。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标题:““跷跷板”失衡 香港炒楼资金北上深圳或难再现”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43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心灵鸡汤: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