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韩莹)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征收高额税收之后。 日前,欧盟也宣布将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面对欧美等地波澜不惊、浪潮层出不穷的“双反”攻击,我国光伏公司如何迅速调整战术,寻找新的盈利点已成为当务之急。
美欧高举着贸易保护的大棒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有目共睹,国内光伏公司90%以上的产品销往海外,每年约占美国总出口额的10%,欧盟销量占我国全部产量的70%,贸易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我认为美国和欧盟都知道打着保护贸易的大棒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打击有多大。
据悉,美国商务部将对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尚德电力征收约36%的关税,天合光能将面临约23.75%的关税。 此外,100多家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将面临约31%的关税,其他中国公司也将面临约250%以上的关税。
美国最终裁断结果一公布,欧盟雪上加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教授林伯强表示,高额关税将加重公司负担,显然,美国关税将使国内组件在美国市场失去价格竞争力。 如果欧盟也大幅征收双重征税,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欧洲市场,很多中小企业还将面临停产。
与欧美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攻击”相比,中方也准备了相应的反体制措施。 实际上,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和新能源行业,中美欧公司之间有密切的合作,中国公司向欧美出口产品,也进口其多晶硅和设备。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去年的多晶硅进口量仍然达到64416吨,出口国以美、德、韩三国为中心。
作为反击,我国对从美国、欧盟、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了调查。 与欧盟进行比较的反体制也早就开始了,中国商务部已经正式向世贸组织呼吁欧盟的太阳能发电补贴歧视性措施。
双重暴露国内光伏行业的隐忧
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对我国进行的“双反”调查也揭示了我国光伏产业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印象所隐藏的担忧。
事实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需的隐忧已经很明显了。 据悉,目前许多上市光伏公司的出口比例仍超过50%以上,在国内光伏政策的支撑下,国内光伏公司能否在国内市场迅速定位并不容易。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小组组长封松林认为,要快速发展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必须同时着眼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他还认为,市场应尽可能多元化,严重依赖单一市场,如果海外市场诉求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可能会受到致命冲击。
为了应对美国的“双重反转”制裁,公司正在努力开拓其他海外市场,“我们已经成为年巴西世界杯的赞助商,我们非常看好南美市场。 另外还开拓东欧和日本等市场。 ”英利绿色能源有限企业法务部长陈卓明确表示。
此外,国内组件在海外市场最重要的竞争特征是价格。 这也是国内公司频繁接受“双反”调查的第一个因素。
记者工作内的老手都知道,由于不具备核心技术,中国光伏产业掌握着生产能力,但定价权不足。 随着海外经济低迷,光伏产品出口量下降和相继出现的双重调查,将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推向了死角。 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如何突破欧美的技术壁垒,夺回话语权,值得业内深入思考。
投资发电厂已成为领域的趋势
在内忧外患之下,封松林提出:“除了政府补贴外,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太阳能发电站建设等形式支持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仅是给钱。” 事实上,生存的压力促使更多的国内光伏公司开始投资下游光伏电站寻找新的出路。
据消息,9月,海润光伏电站投资2.46亿元,在甘肃金昌建设20兆瓦光伏电站,很快在新疆科坪县也将建设20兆瓦光伏电站,投资2.47亿元。 而且,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的天华太阳能装机量将达到650兆瓦,其中南美洲将达到100兆瓦。
海润光伏发电首席执行官杨怀进表示,国内电池模块公司将业务扩展到下游电厂业务已成为领域趋势,建造光伏电站是目前领域唯一的出路。
记者了解到,公司在下游投资太阳能电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可以消化自己的零部件产品刺激销售,另一方面是建设电厂有合理的利润,这也是现阶段利润比较稳定的一环,正如年末的财务报表不太“难看”一样
申银万国解体负责人余文俊知道,今年领域不景气,国内大部分销售组件的公司以低价勉强发货,并因赤字而叫好,但仍有无法签约的公司。 相比之下,建造太阳能发电所需要大量投资,但如果内部收益率达到8%以上就会盈利,同时现在还在持续上升,建造发电所俨然成为了光伏制造公司的“避风港”。 虽然光伏发电正在盈利,但目前出现盲目跟风现象,必须警惕风险和泡沫。
标题:“中美欧光伏战愈演愈烈 公司投资电站寻出路”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42.html